IMAG0038.jpg http://faxlsjpkb.pixnet.net/album/set/1015116

101年大年初一上午,在斗六教會參加新春特別聚會,會後享用愛餐,餐後泡茶、喝咖啡,一直到下四點才離開。

回到斗六家裏,牧德和阿嬤到後面去煮花生,這樣的畫面其實並不美麗,但我卻是很喜歡,母親的一天,除了吃飯睡覺還有安息日,幾乎都在房子後面的這片土地上,種菜、玉米、花生,連甘蔗也有。

阿嬤把花生和水準備好,和我還有牧德三人一起升起火來,這裏有免費的木柴可燒,因有不知名的樹從地裏冒出來,而且還用不完,等水燒開後約一小時就好了。

其實燒柴火還滿好玩的,小時候也常這樣燒熱水、煮粽子…,把地瓜、雞蛋、鵝蛋放在炭火堆裏烤,鵝蛋殼因為厚,烤熱後會有爆裂聲,燒竹子真的是爆竹。

過年也不去哪,就和孩子在阿嬤家過淳樸的田園生活,回味一下兒時的生活情景,也是感覺很美好的事。

宣真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語如鹽調和

 

經文:西四6

關係修復的十大步驟(具體方法)

 

一、言語調和的具體方法

1.      先存款(感謝....

2.      描述事件的情境(當....

3.      用情感字言來標明自己的情緒(我覺得....

4.      表達你的傷痛和需求(我的需要是....

5.      討到關係目標(我希望我們的關係可以....

6.      先道歉(我為我的....部份道歉) -> 如此才能從對立到並肩作戰

7.      「我下次可以改進的是....

8.      「我需要你幫助我,為我做的是....

9.      「如果我們各自改進自己可以做好更好的地方,這能幫助我們....

10.   謝謝對方的傾聽,考慮我的請求和為我們關係所做的努力

二、為何要這樣做?

1.     具體的方法

2.     關係破裂的重要指標是:雙方長期、習慣性地去避免衝突。而過去壓抑、沒有解決「心理垃圾」,可能會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間,以最意想不到的強度爆發出來。

3.     說的兩難:說了,怕對方離開;不說,自己離開。都因未學會怎樣說我們以為憑愛心說誠實話,卻變成浮躁刺人的話(箴十二18)

4.     聽的困難:對批評第三者易聽,且支持、接納;對向若是我就聽不下去(太廿一33-46)

5.     存款豐富,感情好,在衝突時比較能自我撫慰,比較不會有戰火升高、情緒過激的反應。

6.     在溝通中不引起另一個爭吵:翻舊帳、把週遭的人扯來

 

三、如何做?

1.     可以表達傷痛,而不攻擊、指控,幫助我們重建雙方關係,以和氣的言語展開對話,達到和諧的目的(西四6)。

2.     設立暫停原則,爭鬧之先要止息爭競(箴十七14

1)     為保護雙方關係,在爭吵時可以叫暫停。向對方說:我們現在需要暫停一下。我們在24小時之內(平靜之後儘快)來討論這個問題。切記,勿說:你要暫停一下。給對方下命令。據研究,暫停至少需30分鐘,有人甚至需要更久,才能使自己的怒氣平靜下來。

2)     從潛意識作主=>意識作主的狀態;由衝動反應=>理性回應

3)     懂得戰後檢討,化衝突為良性對話的雙方,關係會更和諧。

 

3.     進行十大步驟前的預備動作

1)     談者:修復式對話的預備動作:我想和你談一件有關….的事?現在是合適的時機舌嗎?等待對方同意之後,就可以開始對話。(顧慮、尊重對方-林前十三 ,腓二4)

2)     懇談者的角色(態度):盡力以尊重、不指控的語氣,按照十步驟,將自己真正的心聲和感受表達出來。

3)     傾聽者的角色(態度):傾聽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耐心聽、不辯解,一邊自我撫慰,一邊盡力了解對方的感受與對方講的有理的部分。(箴十八13)聽是不容易的,但要學習。

4)     雙方說聽角色互換

 

4.     十大步驟

1)     首先感謝欣賞:更易聽,生活中其它方式意義

2)     描述事件:學習不以主觀描述詮釋,才易聽得進去

3)     以情感辭彙表達標明感受:我覺得…..那感覺好像……

4)     我需要的是:表達傷痛需求,不指控、責怪對方,才可幫助療傷

5)     關係目標:我希望我們能…..  和睦、得著弟兄

6)     為自己錯的部分道歉:即使是對方的錯,為了幫助對方做得更好,可為自己的態度,反應,無意中傷了對方的感覺而道歉;即使1%,可幫從對立-並肩作戰

7)     我下次可以改進的是

8)     我需要你幫助我或為我作的是

9)     如果我們各自改進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這能幫助我們…..

10)  謝謝你傾聽、考慮我的請求和為我們的關係所做的努力

 

5.     聽者回應

1)     謝謝你打開心門,給了我這分享真正的心聲與感受的禮物

2)     我可以體會了解,你會有的這種感受

3)     原諒我引發了你….的這種感受,我願意考慮你的請求(設計裏沒有強迫對方馬上要答應,,因為任何的強求都會帶來反彈,以一定要給對方一些空間與時間)

 

四、結語

撒和平的種子,收和平之義果(雅三18)

宣真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展情感智慧(EQ

 


情感智慧是一種能夠了解、疏導和掌控自己內在的情感狀態(心中的想法感受)的能力。例:

Ø  哈拿心裏愁若,傾心吐意(撒上一15)

Ø  詩篇詩人描述內心的感受(詩卅八6-14,四二)

Ø  保羅描述自己的遭遇受苦的感受(林後十一23-29)

Ø  人有見識(智慧),就不輕易發怒(箴十九11);

Ø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四26)

Ø  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的動怒(雅一19)


同時能也正確地解讀別人心中的想法和感受,有能力幫助別人去調整他們內在心靈情感世界的能力。

Ø  耶穌了解馬利亞內心所求的,也知道馬大為伺候的事心裏忙亂,思慮煩擾(路十38-42)

Ø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羅十二15)

Ø  智慧人止息眾怒(箴廿九8)

Ø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雅三13)

我們當怎樣了解、疏導、掌控自己的情緒?


一、學習以情緒詞語標明情緒(林前十四9)

描述對某一事件的感受(傳二1-3;12-17)

Ø  ………    (事件、情境)

Ø  我覺得……….(感覺的形容詞)

Ø  這感覺像……(語言圖像或片語)

Ø  我所需要的是……(瞭解、標明、表達內心深處的需求)

Ø  傾聽者:用自己的話複述表達者之語意(你的意思是不是…….?),直到表達者覺得被了解….


二、為何要以言語描述內心的感受

1.      虛心探索他人與自己的內在經驗世界,才能減少心理投射,避免誤解與衝突。(不以主觀、偏見看人和事-太七5)

2.      想要疏導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必須先深切地了解自己的內在情感世界。(提前一12-16)

3.      用言語標明情緒,讓我們了解自我的內在情感世界。當我們無法用言語標明情緒,就很難了解自我的內在情感世界,也不容易與人有心連心的情感交流。如同自我的對話,若不能對自己講清,真的也搞不清楚自己在想什麼?自己的感受如何?(林前十四9)

4.      情緒要疏導,勿壓抑(人心憂慮,屈而不伸/垂頭喪氣,箴十二25)

Ø  越壓抑,越容易在人最意想不到的時候,以最意想不到的強度爆發出來。

Ø  過去的心靈創傷,容易在人進入愛情或親子關係時被激發出來。

5.      情感智慧高的人懂得為自己的情緒(心理程式)負責,只要願意,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的。如果我不合作的話,沒有人可以讓我生氣。別人只能按我們的情緒按鈕,但我們不一定要生氣。重要的是改變自己內在的心理程式,而不是忙著叫別人不按我們的按鈕。那樣做是把太多的權力交給別人。當你改變思想和內在心理程式時,別人再按你按鈕,你也不會因衝動的情緒反應而受制於人。

Ø  人有見識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十九11)

Ø  愚妄人的惱怒立時顯露,通達人能忍辱藏羞(箴十二16)

Ø  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十四29)

Ø  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廿九11)。


三、如何以言語描述內心的感受

1.      感覺練習:聽一段音樂,描述聽到的感覺與想像到的畫面

2.      情緒感受練習:(描述情境中的感受)

1)     請大家提出「正面感受形容詞」與「負面感受形容詞」(見文末)

 

              2)     聽帶領者說一個情境,盡力描述你對該情境的感受

 

EX

 

-已經快遲到了,卻碰到路上大塞車

 

-好心借別人東西(EX:相機),卻被別人粗心弄壞了

 

-才花10元卻買到值100元的東西(or100元買到只值10元的東西)

 

-突然找不到手機

-先前醫生診斷至親患癌症,後來發現是誤症


3.      感覺詞彙練習:感覺or思想(辨別感覺與思想)

 

聽帶領者所說的每一句話,去辨別這句話是在表達「感覺」還是「思想」

EX

-我覺得你好懶(思想)

-我覺得你好髒(思想)

-我覺得這條路好遠(思想)  這條路好遠,我覺得好累(感覺) 

-我覺得這孩子好聰明(思想) 這孩子好聰明,讓我好開心(感覺)

 


4.      表達感受練習:

 

 表達感受練習(當、我覺得、感覺好像)

<角色-說者>

1.....(事件、情境)

2.我覺得....(感覺的形容詞)

3.這感覺好像....(語言圖像或片語)

 

<角色-聽者>

重覆說者所表達的,直到說者覺得被了解為止

 

 

附錄

正面情緒:

開心 喜悅 喜樂 高興 快活 快樂 快樂得不得了 很好 不錯 蠻好 爽快

舒服 舒暢 放心 釋放 愉快 感恩 感激 感謝 興高采烈 崇拜 歡喜 歡愉 滿足

滿意 陶醉 樂觀 誇讚 幸福 感到愉快 快樂有趣 心醉神迷 得意洋洋 

很得意 很自豪 有信心 有把握 很很力 很享受 很安慰 很光榮 很不錯

很滿意 有盼望 有成就感 有安全感 很感興趣

被稱讚 被尊重 被激勵 被重視 被吸引 被認同 被了解 被欣賞 被鼓舞 

被信任 被接納 被呵護 被包容 被肯定 被關心 被需要 被體諒 有能力

被愛 親密 幸福 甜蜜 貼心 溫馨 溫暖 安慰 感激 親密感 歸屬感

受感動 被關心 被呵護 細心體貼

平安 自由 自在 陶醉 輕鬆 寧靜 鬆弛 怡然 自得 平靜 柔和 心靈安詳 溫和

興奮 振奮 驚喜 痛快過癮 欣喜若狂 興高采烈 興致勃勃 仁慈 體諒 

慷慨 有同情心 有活力 生氣勃勃 有精力

其它辭彙:               

 

 

負面情緒:

悲傷 懊惱 沮喪 失望 灰心 心痛 難痛 難過 可憐 委屈 氣餒 想哭 心碎 消沈

不爽 洩氣 傷心 哀傷 憂慮 沈重 可怕 後悔 無聊 彆扭 苦惱 痛苦 辛苦 很苦

很累 冷淡 悶悶的 不高興 不快樂 不舒服 壓迫感 受傷害 沒盼望 悲痛

感到難過 感到可惜 悔恨 憂鬱 沮喪 陰鬱 喪氣 淒慘 絕望 自暴自棄

虛空 孤單 寂寞 苦悶 迷惘 茫然 疑惑 無奈 無助 麻木 可惜 失落 鬱悶

被遺棄 無力感 無依無靠 失魂落魄

生氣 憤怒 怨恨 被騙 氣憤 厭惡 嫉妒 不滿 觸怒 受挫 憤慨 煩躁 惱怒

悔恨 懷恨 狂怒 討厭 惱火 無理 苦毒 厭惡 無耐心 有惡意 被誤會 被壓抑

被勉強 被激怒 被控制 被陷害 被利用 被出賣 被左右 莫名其妙 不懷好意

怒氣沖沖 令人討厭

羞恥 羞愧 自卑 怕羞 慚愧 內疚 很糗 丟臉 想逃 挫折感 被寃枉 冒犯

使驚恐 被批評 被拒絕 被責備 被嘲笑 被輕視 窘迫不安 被羞辱 沒面子

沒信心 被忽視 被忽略 不好意思 不被重視 不被尊重

焦慮 混亂 糟糕 窒息感 怪怪的 被驚嚇 膽小 被抛棄 不安全 被虐待

懼怕 不舒服 失去方向 不知所措 無所適從 心煩意亂 亂七八糟 亂成一團

無可奈何 無力感 無能為力 心神不安 討厭 憎惡 輕蔑 不喜歡 令人作嘔

驚訝 驚奇 吃驚

甚它辭彙:             

宣真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際關係-說造就人的好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

 


彼此相愛,主怎樣愛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十三34)。

說造就人的好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弗四29)


一、說欣賞、讚美、感激的話

1.     欣賞、讚美一個人優點(腓二3):


2.     感謝、感激對方的事:


二、為何要這樣說,這樣做?

1.     彼此勸慰、互相建立:說造就人的好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就是在勸慰人、造就人、建立友情、有良好的關係,願意愛人如己。情感的腦,主掌情緒、人際關係。只認得是敵或是友,是友就親近,是敵就鬥爭、逃離。要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必須建立友情,使我們的腦把身邊的人解釋為朋友。有話說-沒有關係,就什麼都有關係;有關係,就什麼都沒有關係。

2.     讓內心充滿愛:

1)     人心中有情感帳戶: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

2)     存款,讓情感帳戶豐富:讓人感受到愛,覺得開心、被欣賞、肯定。這叫存款。當存款豐富: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

3)     提款,情感帳戶存款不足,甚至負債:讓人感受不到愛,感到痛苦、被批評、誤解、傷害。言語如刀(箴十二18)。存款不足:恨能挑啟爭端。小錯變大罪。弟兄眼中的刺看得一清二楚。不願憐恤、饒恕人(太十八32-33,約十三34)


3.     使自己更正向樂觀:據研究,一星期能表達感激五次以上的人會

1)     更快樂

2)     更健康

3)     更能處理壓力

4)     更樂觀

5)     更願意幫助人

4.     所以要努力使我們的情感帳戶豐富,內心充滿愛,人際關係才會和諧,才能彼此相愛。


三、要怎樣說?造就人的好話到底要怎樣說,才能使聽見的人得到益處?

1.     愛的語言

1)

優質的相處

精心、高品質的相處

2)

精心的禮物

精心預備,而不在花了多少錢。

3)

服務的行動

對方需要幫忙時,主動幫助。會洗碗的男人活得比較久

4)

身體的接觸

握手(加二9);好朋友相處肢體互動

5)

讚美的語語

看到對方的好處就稱讚他。


2.     求別人的益處,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十23-24,33,十三5):

1)     了解他人愛的語言,心裏的感覺,才能做有智慧的存款。

2)     對方愛的語言是什麼?仔細聽聽對方對你最常抱怨的是什麼?那就是他的愛的語言。

3)     想要改善關係,就要建立兩人的友情,否則對方是不願意改變的。你越逼對方照自己的方式改變,對方越不願意改變。所以,我們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要更有智慧地愛人,以他人的愛的語言,建立彼此的友情帳戶,使存款豐富,這樣,人我關係就會更加美好。


四、練習說造就人的好話

1.     欣賞、讚美一個人優點:參考以下人格特質形容詞,用三個形容詞來表達你對人的欣賞、讚美


自信 積極 忠誠 正直 勇敢 堅強 果斷 實際 謹慎

誠實 負責 節儉 機智 聰明 可靠 堅定 幽默 開朗

活潑 有趣 慷慨 體貼 熱心 親切 謙卑 善良 優雅

深情 單純 靈敏 嬌美 漂亮 溫柔 含蓄 敏銳 安全

愛冒險 有愛心 有創意 有智慧 有想像力 精力充沛

不拘小節 冷靜沈著 保護他人 給予支持 井井有條 懂得變通

善於表達 善解人意 有協調的能力 有男子氣慨 接受能力強

其他特質詞語:                      


2.     感謝、感激對方的事:

 

宣真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四種行為對婚姻最具有破壞性,可稱為「婚姻殺手」。面對四個婚姻殺手,如果你只有精力處理一個,那就應先解決「輕蔑」的問題。

解決婚姻中的衝突,需先了解婚姻的殺手。有研究團體經30年的實證研究發現:有四種行為對婚姻最具有破壞,稱為四個「婚姻殺手」。

  • 四大殺手破壞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四大殺手之一:否定/抨擊/輕蔑

親密關係四大殺手之二:戰火的升高/防衛

親密關係四大殺手之三:負面的詮釋

親密關係四大殺手之四:退縮/築牆

                                                   否定

───────────────────────────────→

抱怨              抨擊                                           輕蔑

假設在一條連續線上有3個點,最左邊的那點稱為抱怨;中間那個點稱為抨擊、批評、攻擊;最右邊的那個點則是輕蔑。抨擊及輕蔑,都會對婚姻造成很大的破壞。

這3點在層次上相當不。抱怨是健康的行為,抨擊是種人身攻擊,輕蔑則是以看不起對方的神情和言語,故意去傷害對方最脆弱的地方,對婚姻最具有殺傷力。如果你只有能力處理一個殺手,就要先解決輕蔑的問題。

第二個殺手是戰火升高。發生於雙方開唇槍舌戰之際,越吵越激烈,使得情況越加惡化。

第三個殺手是負面詮釋。負面詮釋是持續以負面的想坔看待配偶的動機,使得衝突或爭論難以用建設性的方式處理。

第四個殺手是築牆,是在兩人中間建立又厚又高的牆,又稱退縮,是很常見的現象。在婚姻中常發現,面對衝突大多時候是女性追著問題,男性則是採取逃避策略。

為什麼男人比較容易退縮?根據臨床實證研究,當男人遇到關係衝突時,生理狀態會變得非常激昂,需要比女人更久的時間,才可以慢慢地平復下來。所以,當男女雙方情緒氾濫時,一定要懂得叫「暫停」。暫停時可以先不說話,也可以先離開現場,做一些事舒緩、安撫自己的情緒。

面對衝突時「女追男逃」的現象,多半是因為雙方想保護、維持現有的關係。男人為什麼要逃?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怎麼解決情感問題,怕被羞辱、戰火升高或失控。女人為什麼要追?是害怕兩個人間沒有愛的聯結、怕被抛棄,但一追一逃卻造成了惡性循環。

其實在幸福、快樂的婚姻裡,這四大殺手依然存在,只這些幸福快樂婚姻的夫妻,不會讓這四大殺手長駐家中。四大殺手一出現,他們就會立即面對、解決,並將之趕出家門。

  • 親密關係的兩大要訣

透過以下兩個公式讓大家更了解親密關係的要訣:

疼痛+怪罪=四大殺手。當我們受傷疼痛時,自然反應會怪罪別人,對方很可能也用一些比較不成熟處理衝突的模式來應對,長久之後就會用其他的方法來反擊。

傷痛-怪罪=親密關係。這也是在做臨床治療時,發現最有用的治療原則,就是讓雙方內心的傷痛浮現,彼此了解而不要彼此攻擊。

情緒其實有不同的層面,以情緒金字塔來說,表層是憤怒,壓在憤怒下的是失望、傷痛,最底層是柔情、親密感。當夫妻沒有辦法把內在的疼痛表達出來,就進不到底層,也就不可能有親密感。

人生中最大兩難是,當我把自己真正的心聲和感受告訴對方的時候,對方會反擊或離我而去。然而,我沒有辦法把真正的心聲、感受都告訴對方時,兩個人中間就有隔閡了。

金字塔頂端的怒氣,把心中傷痛的感覺以及親密感全都壓抑住了,要如何幫助夫妻把心中的這些傷痛、感受都講出來,不要彼此傷害而產生親密感?透過親密之旅課程中「愛的語言」、「愛的存款」、練習「關係修復的十大步驟」,做出具體愛的行動,就可以慢慢解決問題。

宣真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